隱岐諸島(3):E-bike的島後翻山越嶺大冒險!

騎上E-bike,用雙腿翻越等高線,探索隱岐島後的秘境自然風光!

前文已經談過,周遊隱岐島後最適合開車自駕。開車技能已退化的我,實在不敢在異國挑戰…只能向觀光協會,租昂貴的電動單車e-bike,靠自己的雙腿,在多山的島嶼踽踽獨行。

隱岐之島只剩一天。在台灣曾測試過自己騎單車的極限,隱岐之島環島一周近百公里的路程大概無望,而環半島的路程是可行的。

攤開地圖,自己最想去的景點是帶有神秘感的秘境「壇鏡瀑布」。於是選擇了環西半邊的路線。預計前往都萬的舟小屋群壇鏡瀑布水若酢神社等景點。

E-bike的跋山涉水之旅!

首先,先在觀光協會租電動單車。隱岐的四座島的觀光協會,分別提供三種不同等級的單車:淑女車、電動單車和e-bike。雖然沒在島上試過非e-bike的電動單車,但仍推薦直上e-bike,一日(6小時以上)雖要價5000円,也許只有他足以克服隱岐諸島起伏大的地形。

但也不能把他想的過度美好。電動腳踏車再高級,還是腳踏車…頂多只能做到上坡不用牽車的程度,上陡坡時看著電量快速下降也是頗讓人緊張。除了要有基本的體力之外,也要適時切換模式,調配電力。

E-bike共有4種模式可調整。由電輔程度小而大分別為No Assist, ECO, AUTOHIGH。HIGH模式可用於爬長距離陡坡,可以輕鬆上山,但電量會掉得非常快。短距離上坡往往用AUTO模式解決。而ECO模式則用於平坦道路上想偷懶時使用。至於下坡路段或不太累的時候,就調整到No Assist為後續的路程省電吧。

租e-bike會提供車鎖和安全帽,手機架或行李袋則視不同觀光協會提供。

出發囉!首先路過昨天舉辦「御靈會風流」的玉若酢命神社。激情退去之後,神社恢復成原先低調樸實的模樣,和島上的其他角落一樣寂靜。

延伸閱讀:隱岐諸島(2):流傳千年的古老祭典-御靈會風流

紅色的西鄉大橋十分顯眼,是往來隱岐空港的必經之路。

接著,就開始進入起伏不斷的山區。

舟小屋群:日本海限定

從西鄉出發,順時針環島,第一個遇到的聚落是都萬(都万)。除了優美的圓弧形海岸線以外,最有名的就是岸邊羅列的舟小屋群,構成的恬靜漁村景觀。

不得不說這些船屋還滿不起眼的,若沒有特別做功課的話很容易被忽略吧。

船屋的功能,除了使漁船免受風吹日曬,也可避免木造漁船浸於水中,受到貝類侵蝕的危害。

這類的舟小屋雖不止隱岐有,卻只在日本海側分佈,在太平洋側是見不到的。原因是日本海的潮差較小。根據解說看板上的資料,位於日本海的隱岐西鄉最大潮差僅0.66公尺;而太平洋側、四國最南端的室戶岬的最大潮差可達2.31公尺。因為海岸是個斜面,這個差距又會被擴大不少。由於潮差大會使船隻進出困難,因此在太平洋沿岸是見不到的。

為什麼日本海的潮差較小呢?日本海是相對封閉的海域,潮水進出仰賴幾個狹窄的海峽,如對馬海峽、津輕海峽等。漲潮時,能順著海峽進入日本海的水量有限,退潮時同理。因此日本海的潮差較小。

那台灣各地的潮差又有什麼差異呢?為了避免離題,就回去翻翻高中地科課本吧!

隱岐鬥牛雕像

一旁可以看到鬥牛雕像。鬥牛(牛突き)是隱岐傳統娛樂活動。相傳是1221年,被流放到隱岐的後鳥羽天皇,在田間看到二牛相鬥,不禁笑了出來。為了「博君一笑」,鬥牛的習俗便流傳下來。除了每年秋末的鬥牛大會以外,在島上的Moo Moo Dome(モーモードーム)也有觀光鬥牛,可以來欣賞讓失意天皇破涕為笑的表演。

延伸閱讀:祭祀後鳥羽上皇的隱岐神社

可以注意到雕像後方的山壁,似乎是流紋岩。港邊的石頭似乎也是流紋岩。因為台灣罕見,因此對流紋岩很不熟悉。轉過身來,可以看到對面的山峰(高田山)的柱狀節理

延伸閱讀:[島根] 日御碕:流紋岩、燈塔、神聖的日沉之地

繼續前行的路邊會經過似乎是島上唯一的便利商店:Yamazaki shop。沿途的商店很少,有需要的話就補給一下吧。緊接著的上坡路段,會經過一個海相沉積層露頭,有許多生痕化石。解說很完整,不趕時間的話可以按圖索驥一下。

都萬生痕化石露頭解說牌
生痕化石露頭。因爲在趕路就沒有一一找了。

壇鏡瀑布:充滿靈氣的瀑布,差異侵蝕的傑作

再往前翻過一座山頭,便可在聚落入口的岔路,看到往「壇鏡瀑布」的招牌,以及維護完善的公廁。

沿著小溪騎過杳無人煙的聚落,又是一段連續的上坡。把電力輔助開到最大,奮戰一陣子之後,驀地見到一座神秘的鳥居,壇鏡瀑布快到了。

壇鏡神社到了。神社蓋在50公尺高的峭壁下,緊鄰壇鏡瀑布,進入此區需自行注意落石。

可以沿著本殿旁的小徑,走到瀑布的內側的凹陷區,由內而外,感受瀑布的水勢。這類的瀑布日文稱為「裏見瀑布(うらみの滝)」。在台灣能立刻想到的例子,應該就是杉林溪的松瀧岩瀑布吧。

回頭可以注意到,壇鏡瀑布蓋在一個內凹的區域,頂著懸崖峭壁。

這樣的地形是怎麼來的呢?

觀察一下神社旁的岩壁。

上層較深色的岩石,節理發達,且較突出,硬度應該較高;而下層顏色較淺,仔細觀察則可以看到一層一層排列的「顆粒感」,摸起來粉粉的,偶有較大的顆粒參雜期間。我們可以由此推測,上層應該是火成岩,下層應該是沉積岩。火成岩比沉積岩更耐侵蝕,因此呈現突出的狀態。

我們可以想像,最初應該是先有一些東西沉積在這裡,後來被熔岩流覆蓋,再被河川侵蝕成懸崖、瀑布。兩地層的交接處仔細看有點黑黑的,應該是熔岩流過時,因高溫造成的接觸變質作用吧(上右圖橘色圈圈)。

查閱「島根地質百選」,公佈答案:上層是大約550萬年前噴發的粗面岩熔岩,而在岩壁的下層則是火山堆積層。下層的火山堆積層相對於上層的熔岩較為軟弱,易於受到侵蝕,因此經過多年的外營力作用,產生了「差異侵蝕」,形成了岩壁「倒懸(Overhang)」狀態。壇鏡神社的社殿就建在裡面,而壇鏡瀑布也成為「裏見瀑布」。粗面岩節理發達,因此要特別注意落石。

火山堆積層真的很軟。

除了這座瀑布外,北側較隱密處也能看到一條落差40公尺的瀑布,但景色較不開闊,可以試著找找看。

由於壇鏡瀑布神秘而別具氣勢,被選入「日本瀑布百選(日本の滝百選)」,此外,也入選環境廳的「名水百選」。在島上,祂也被稱為「勝利之水」和「長壽之水」,參加鬥牛和古典相撲大賽的人們,有用這水潔淨自己來祈福的慣例。

鳥居外、停車場旁的公廁,雖位處深山,但維護得宜,甚至有免治馬桶!相當令人感動。

下山前,我的e-bike電量剩下不到60%。

讓心情也隨之起伏的崎嶇山路

離開壇鏡神社,原先的連續陡上變成下坡路,可以暢快地把剛剛努力累積的重力位能轉換成動能。

繼續順時針環島。可惜的是前往「那久岬」的道路正在整修,不得進入。那久岬是眺望島前三島的絕佳地點,無奈今天只能繼續前行。

在放射狀的山脈間,間雜了許多小漁村,公路不斷地翻過山頭,再迅速降回海平面。對意志力和電力都是一大考驗。

此時還在熟悉自己與e-bike的能耐,另一方面又要趕著在17:30前還車,所以沒有閒情逸致停下來到處逛。

歸途上經過水若酢神社,一座幽靜別緻的古老神社,擁有悠久歷史,是島上最重要的神社之一。

水若酢神社是隱岐古典相撲的重地,神社內有古典相撲的土俵,但我竟然沒拍到照啊啊啊啊啊。

繼續沿著島上的「中橫公路」,往西鄉聚落前進。地勢相對和緩,比環島公路友善不少。與八尾川相伴,慢慢地晃回西鄉聚落周邊。沿路在Sunterrace超市買了兩千多円的超市大餐(因為中午沒吃,而且騎車太辛苦了…),悠哉地回民宿享用。

明天就要啟程前往島前三島。而此行還有許多缺憾:除了封路而不得而入的那久岬,島嶼東側的蠟燭島、乳房杉、白島海岸、鎧岩、浄土ヶ浦等,只能有緣再見了!

此外,我也試著想尋找隱岐黑曜岩的露頭。黑曜岩能被打磨成銳利石器,據信對文明推展有重要的作用。按圖索驥來到岸浜峠,卻找不到網路上看到的那片露頭,而是整治完善的邊坡(也許被破壞掉了?)。希望有閒情逸致的讀者,若真的踏上了隱岐大地,可以一起找找看!

造訪時間:2023年06月06日

分享

1 則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探索更多來自 旅行研究筆記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