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鳥取] 鳥取砂丘:在日本海旁欣賞大漠風光

沒來過鳥取砂丘,就不算到過鳥取吧!在鳥取砂丘,一起看看火山、河流、波浪、季風與人類活動如何共譜這一段寧靜壯美的砂丘韻律。

從鳥取空港改名「鳥取砂丘柯南空港」,就可以知道「砂丘」與「柯南」是鳥取觀光的兩大台柱。位於鳥取市區北方的鳥取砂丘,面積超過150公頃,是日本最知名的砂丘地形。壯觀的新月丘、綠洲、細膩優美的風紋,甚至近年引進的觀光駱駝,以及砂之美術館等,可多方面欣賞「沙漠」風情。

在沒有沙漠的台灣和日本,海岸砂丘是少數能一窺地理課本上介紹的「沙漠地形」的地方。一起到鳥取砂丘深入體驗砂的魅力吧!

鳥取砂丘,比你想的還要大!

你知道嗎?鳥取砂丘其實有16公里長!

千代川為中心,兩側都是砂丘的分布範圍,包含福部砂丘、浜坂砂丘與千代川以西的湖山砂丘。隨著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,砂丘的分佈也日漸縮小。目前最具代表性、觀光客一定會去的是位居中央的「浜坂砂丘」,接下來內文的「鳥取砂丘」指的都是這裡。

東側的「福部砂丘」多被開墾為辣韭田,而鳥取機場則直接蓋在「湖山砂丘」之上。這兩處因人類活動已明顯縮小,僅剩海岸線一帶,且分別以突堤、離岸堤養灘,顯示如今這兩處的沙源已不是那麼充足。

鳥取砂丘的砂,主要源自「中国山地」的花崗岩,經河流「千代川」侵蝕、搬運至日本海中,接著經海浪的作用被打上海岸,再由日本海的西北風吹向內陸。這一系列的地質作用反覆進行了10萬年,日積月累,才形成今日的海岸沙丘景觀。

鳥取砂丘由海岸往內陸,由三群「新月連丘/橫沙丘」構成。第二砂丘列最為壯觀,包括最大的砂丘,標高47公尺的「馬之背」砂丘。第三沙丘列最靠近遊客中心及砂丘會館一帶,從此區域進入砂丘時需要先爬上階梯,便能感受到他的存在。第一砂丘列發育得較不完整,一般人也比較不會走到該處,因此存在感較低。

第一個任務:爬上「馬之背」吧!

一踏進鳥取砂丘的範圍,立刻就可以看到那座最高、最顯眼的「馬之背」。

標高47公尺,也就是超過15層樓高,是遊客們來到這裡第一個想征服的地形。

爬上馬背的坡度相當陡峭。根據網路上的實地測量數據,與水平面約夾12度。踩在沙子上,鞋子也會隨之沉降到沙中,爬起來可一點也不輕鬆。

成功爬上「馬之背」,壯闊的日本海景色盡收眼底。

上文提到鳥取砂丘大致有三列橫沙丘(或稱新月連丘),「馬之背」屬於發育最佳的「第二砂丘列」。

鳥取砂丘沙在乾燥時的「休止角」可達32度。休止角可以想像成沙子堆起來時,與水平面夾的最陡角度(可以想像一下沙漏落下的沙形成的圓錐體,休止角即為該圓錐體的坡度)。超過休止角的話,沙子便會滑落,形成稱為「砂簾」的小地形。

在「馬之背」的的南側,也就是背風面處,可以看到小小的一塊「綠洲」。

為什麼會有一塊綠洲呢?這是由於該處底下有火山灰層(應該是來自大山的火山灰)存在。火山灰層不透水,只要有一場大雨或融雪,便會積水成湖,形成綠洲。

就算沒有積水的低窪處,也能見到綠草如茵、生意盎然的景象:

根據記錄,降雨量多時湖水可深達1公尺。只要長時間沒降雨,綠洲也會因蒸發而乾涸。

風紋:風與沙的神秘韻律

在鳥取砂丘,除了數十公尺高的壯觀沙丘,更迷人的是沙丘上優美細膩、富韻律感的帶狀紋路。

這稱為「風紋」,是風在沙丘上描繪的大塊文章。

想欣賞風紋,建議選擇陽光斜射的晨昏時段,明暗交替的視覺效果較佳。也建議避開足跡雜沓的馬之背,往人跡較少的角落探索,比較能欣賞到純淨的砂丘表面。

要解開風紋的奧秘,就一定要拜訪鳥取砂丘遊客中心裡的「風紋實驗室」。

風紋實驗室有定時的風紋形成演示,使用風洞裝置,模擬風紋形成的條件。

解說人員深入淺出地解說風紋形成的條件:

  1. 沙子必須乾燥。潮濕的沙無法被風吹動。
  2. 風速必須適中。每秒5~10公尺的風速適合形成風紋。風太弱無法形成風紋,風太強則會形成凌亂的波紋。
  3. 沙粒大小不一。鳥取砂丘位於沙源的千代川出海口旁,淘選度差,沙子粒徑大小不一,符合此條件。

造訪砂丘時正值梅雨季,所幸這幾天都沒下雨,讓沙子保持乾燥,才能欣賞到這饒富禪意的自然景觀。

風速、風向、濕度與沙粒組成,都會影響沙丘表面紋理的細節。

在砂丘上漫步,實在不忍踩在這些精緻的風紋上。

然而風紋看似靜謐,在風的持續吹拂下,其實是相當動態的地景。不必擔心足跡污染了鳥取砂丘,因為在西北風的吹拂下,一切很快會被新形成的風紋抹去。

但是在砂丘上塗鴉寫字是禁止的!十幾年前,為了保護砂丘地景,訂定了地景保育條例。超過10平方公尺的塗鴉、高爾夫球、放煙火等行為都是被禁止的,最高可處5萬円的罰鍰!

看見風與地形的互動

走下馬之背,沿著綠洲,回到第三砂丘列。在防風林旁的「追後スリバチ(追後擂缽)」,是風與地形互動產生的有趣地貌。

這是一個在砂丘邊緣、深20公尺的凹洞,形如研缽而得名。內部的坡度陡峭,約32度,是鳥取砂丘休止角的最大值。成因是風遇到障礙物「地山」時發生反射,在障礙物的迎風面把沙子「挖」起來的侵蝕作用。

在砂丘遊客中心的二樓解說館,也有一座模型解釋此地形的成因。而樓下風紋實驗室的風洞,也能模擬「追後スリバチ」地形的形成。

把不倒翁放在風穩定吹拂的砂丘上,不倒翁會往哪個方面倒下呢?從「追後スリバチ」的形成原因思考一下吧!

作為鳥取縣最大的觀光資產,鳥取砂丘是遊客們來到鳥取一定會造訪的景點。除了吃冰看駱駝,欣賞難得的沙漠風光之外,也別忘了欣賞優美的風紋,並感受火山、河、海、風等多重地形營力的彼此互動,從藝術與科學的角度體驗鳥取砂丘吧!

延伸閱讀:[鳥取] 浦富海岸,帶有獨特意境的海蝕地景

造訪日期:2023年06月09日

分享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探索更多來自 旅行研究筆記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